三伏天如何避暑,六招教你轻松解暑!
2016-07-28
7月7日和23日分别为“小暑”和“大暑”节气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、阳气旺盛的时候,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,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说法。小暑以后,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,人体出汗多,消耗大,很多人入伏后,体力都有所下降,常常是“无病三分虚”,出现精神疲惫、食欲不振、口苦苔腻、胸腹胀闷、体重减轻等征象,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,均衡营养,解热防暑。
一到伏天,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:三伏天,吃什么?有句老话: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卷鸡蛋”。伏天吃饺子、烙饼、面条的意思,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,主要是提醒人们,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,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,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。因为夏天温度高,出汗多,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,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、钠等矿物质,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。
夏日烈日炎炎,如何清爽的度过三伏天,酶博士给大家介绍六大解暑法宝:
1. 多吃苦味食物
苦味食物不仅清热,还能解热祛暑、消除疲劳。所以,大暑时节,适当吃点苦瓜、苦菜、苦荞麦等苦味食物,可健脾开胃、增进食欲,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,还可预防中暑,可谓一举两得。此外,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、轻松的感觉,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,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、精神萎靡等不适。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、苦菜、芥蓝等。需注意的是,苦味食品一次别吃太多,否则容易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不适反应。
2. 增加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
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。绿豆性凉,有清热解暑的功效,喝粥最好喝绿豆粥,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。此外,像荷叶、西瓜、莲子、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。扁豆、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,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。
3.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
大暑天气酷热,出汗较多,容易耗气伤阴,此时,人们常常是“无病三分虚”。因此,除了及时补水,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。如山药、大枣、海参、鸡蛋、牛奶、蜂蜜、莲藕、木耳、豆浆、百合粥、菊花粥等。
4. 多食青菜
天热湿气重, 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, 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, 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。所以, 应尽量多吃青菜, 如各种豆类、瓜类、小白菜、香菜、小茴香等, 在补充营养的同时, 还有清热解暑的作用。比如黄瓜、冬瓜、苦瓜都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。既可以凉拌生吃,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。
5. 多吃新鲜瓜果
瓜果汁多味甜, 不仅生津止渴, 也能清热解暑。西瓜味甜多汁性凉,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。另外, 香瓜、黄瓜洗净之后生食,或榨汁之后饮用,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。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,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,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。把梨汁、荸荠汁、藕汁(或甘蔗汁)麦冬汁、鲜芦根汁一起和匀成为五汁饮,具有很好的生津、止渴、清热、解暑的作用。
6. 适量饮茶
夏日离不开饮料,首选不是各种冷饮制品,也不是啤酒或咖啡,而是极普通的热茶。茶叶中富含钾元素(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0.7毫克,红茶24.1毫克),既解渴又解乏。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,喝绿茶还可以减少因日晒导致的皮肤晒伤、松弛和粗糙。据英国专家的实验表明,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,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