酶博士:给宝宝一双明亮的眼睛
2016-07-27
每位父母都希望宝宝有一双敏锐、明亮的双眼,而这离不开父母们精心细致的呵护。在人体所有器官传递的所有信息中,视觉器官——眼睛传递的信息占85%以上,视力正常是宝宝智力正常发育的基础。如何呵护宝宝的眼睛,有很多相关护眼知识值得父母去学习和了解。
宝宝刚出生时,对光线会有反应,但眼睛发育不完全,视觉结构、视神经尚未成熟,视力只有成人的1/30。1个月的宝宝,视力只有光感或者只感觉到眼前有物体移动,但是并不能看清物体。一般出生3个月后才会注意人,能追随眼前的物体看,但视野只有45°左右,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18~38厘米的人或物。
视力筛查是发现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。在作检查时,医生会检查眼部是否有疾病,检查视觉发育是否正常。家族中有视力问题的儿童,更有可能存在视力问题。 美国眼科学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儿童应该按以下年龄段进行眼部检查:
新生儿:所有的宝宝在出院前都应该检查眼睛是否有感染、先天缺陷、白内障或青光眼。对早产儿、出生时缺氧的宝宝和有其他疾病的宝宝来说,这一点尤为重要。
6个月:儿科医生应该对宝宝的眼睛进行筛查,检查眼睛的健康情况、视力发育状况和眼睛的注视能力。
3~4岁:所有的宝宝都应该检查眼睛和视力是否存在异常情况,以免产生问题影响后期的视觉发育。
5岁以上:每年检查孩子双眼的视力。如果在常规检查中发现问题,儿科医生会建议到眼科做进一步检查,从而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眼睛。
不分年龄段的视觉发育异常表现不管孩子多大,如果存在下列情况,要及时去看医生:
●内斜视,向外偏斜,或不能注视物体。●瞳孔有白色、灰白色或黄色的物质。
●眼球快速地左右或上下转动。●眼球凸出。
●眼睛持续疼痛、发痒或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。●眼睛发红且持续一段时间。
●眼睛流脓或有分泌物。●眼睛一直有水肿。●眼睑下垂。
●频繁地揉擦或眯眼。●眼睛总是怕光。
宝宝护眼常识:
1、睡眠环境
夜晚熄灯 白天睡觉,房内可留些自然光,以便让宝宝分清白天与黑夜;但夜晚睡觉最好熄灯,因为让宝宝的眼睛长期暴露在灯光下,会使眼球和睫状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。如果宝宝胆小不愿熄灯睡觉,那么可以再房内留一盏光线较暗、且与床隔一定距离的夜灯,并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的眼睛。
2、饮食
少吃甜食,多吃蔬菜和蛋白质的食物。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甜食,因为过多的糖会导致体内铬元素的减少,引起眼睛晶状体的变化,产生近视;多补充蛋白质食物,因为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,缺乏这种营养素会导致视力极易疲劳;多吃黄绿色蔬菜,其中所含的叶黄素等抗氧化物对视力有很大益处。
3、防晒
避免紫外线直射眼睛 照射到眼睛的紫外线会长期积累,老年后,可能会引起白内障。所以在婴儿时期,就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,日照强烈外出时,做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,如给宝宝戴上宽檐的遮阳帽、撑阳伞等。
4、生活环境
不要近距离看书,注意室内光线。由于近距离看物体时会造成眼睛肌肉的紧张,所以不要让宝宝近距离看书或看其他物体,否则易导致近视。并且,在光线昏暗的环境里看物体,也易造成视力疲劳,所以宝宝看书或玩耍时,应在有阳光照射或照明充足的房间里。
5、电视
2岁以下不看电视 宝宝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善,电视色彩强烈的画面,以及所产生的蓝光,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不利影响,所以在2岁之前,最好不要看电视。
那么,对于可以看电视的宝宝来说,距离多少合适呢?有个非常简便的测量方法,将一只手向前伸直,手掌横放,闭上一只眼睛,如果手掌正好把电视屏遮住,这个距离较为合适。